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朔州大秧歌戏

发布时间:2024-05-06浏览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其既蕴藏着世代相传的古朝智慧,又深埋着创新发展的今时之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为了唤醒非遗文化的沉睡之美,推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由我院辅导员贺小玲、李珂带队的非遗团队于近期一同去往朔州秧歌戏传承研究中心,采访了朔州大秧歌非遗传承人侯启,并从他身上探寻到了这项古老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一位1973年便加入剧团的老艺术家,他的故事,如同一部跨越时代的戏剧,充满了坎坷与辉煌。

老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对于老朔县人来说,最亲切的最有魅力最抒情的艺术形式永远都是带着泥土气息的大秧歌,而那些传承这一地方戏曲的艺人们,则是人们心目中永不过时的明星。

老艺人侯启就是这样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秧歌明星。一说起《泥窑》这些老戏,侯老师,诙谐幽默,惟妙惟肖的舞台形象就会浮现在戏迷们的眼前。“每月十八元的工资,十二元的伙食费,”侯启老师回忆道,“因为条件艰苦,我从未在剧团吃过一顿饭。”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每天四点多起床练嗓,归来后继续压腿、走虎圈等各项训练,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穿越了岁月的长河,依旧熠熠生辉。在侯启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坚守与奉献。他从老生唱到丑行,几乎扮演过大秧歌剧目中的每一个角色。

侯启老师带着大秧歌走进了中南海,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的大剧院连续演出九场,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后,赞不绝口。之后,侯启老师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地方小戏,原来也可以大有作为!侯启老师不仅精益求精,而且求变求新。他的名字,与无数国家奖项一同,被镌刻在了秧歌戏的辉煌史册上。

然而,当谈及秧歌戏的现状与传承难点时,侯启老师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团体量少了,下乡演出凑人数都不够,”他叹息道,“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不高,宣传力度也不够。”这些问题,像一道道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但侯启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依然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为大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奔走呼号。他的身影,就像一座丰碑,默默诉说着非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采访结束,我们带着满满的感动与思考离开。

朔州秧歌戏,这项承载着地方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与支持。朔风中的艺术坚守,是侯启老师对秧歌戏无尽的热爱,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意。每一个灿若星河的文化都印证着一段深刻的历史。作为青年一代要加积极地深入实践,以活力、细致、新颖,赋予非遗文化新生命,讲好非遗故事,发扬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做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